收纳箱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收纳箱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与流动性共舞7位顶级私募2009年投资之道-【资讯】

发布时间:2021-07-15 14:30:12 阅读: 来源:收纳箱厂家

每到年初,《巴伦周刊》都要举办圆桌会议,邀请一些成绩卓越的投资人讲解投资经验,《证券市场周刊》将这一投资界优秀传统带入中国资本市场。

3月31日,7位国内顶级私募基金经理聚首深圳,参加本年度的《证券市场周刊》圆桌会议,主题是经济走势、流动性、通货膨胀,当然,还有投资策略及对价值投资的理念。

圆桌会议后至今,这些私募的预判得到验证,A股市场强劲上扬,上证综指涨幅逾6%,圆桌会议所提到的新能源投资主题股票表现抢眼。

这7位私募基金经理分别是:深圳武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田荣华,深圳新同方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刘迅,深圳三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少立,上海睿信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李振宁,深圳明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郭达伟,深圳金中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邓继军,上海尚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常昊。

在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世界经济仍处在危机进程之中,见底不知何时……中国4万亿的投资拉动已经初见成效,巨大的信贷投放带来的流动性宽裕支持A股走出独立行情,成交量陡然放大,仿佛牛市重来。

3月31日,7位国内顶级私募基金经理聚首《证券市场周刊》圆桌论坛“煮酒”论投资,一致认为中国经济将在全球阴霾的环境中率先复苏,中国资本市场将成为全世界最好的投资场所。同时,他们切磋投资理念,布局2009年A股策略,勾勒选股逻辑,并预测可能引领下一轮经济增长的领跑引擎。

以下是详情。

《证券市场周刊》圆桌论坛嘉宾名单

姓名 公司及职位

田荣华 深圳武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迅 深圳新同方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

林少立 深圳三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振宁 上海睿信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

郭达伟 深圳明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

邓继军 深圳金中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

常昊 上海尚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

第一部分

中国经济将率先复苏

证券市场周刊:本轮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既带来风险又呈现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能否借本次危机真正的崛起?

田荣华:这次经济危机是中国综合国力和产业竞争能力提升的重大契机,中国经济将率先走出周期底部,并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

在目前的金融体系下,世界经济高度一体化,结构性经济危机将是我们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常面对的问题,但对不同经济体影响是不一样的。以上世纪几次经济危机为例,每次金融危机会对一些国家有利,对一些国家有害,也会催生新的引领经济、走出萧条、走向复苏的先导性行业。

如果再过5-10年来看本轮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影响将是正面的,这可能是中国的金融体系、实体经济、综合国力相对地位提升的重要契机。中国的经济发展质量将借此次经济周期波动得到提升,产业升级和新能源、节能环保行业得到长远发展,优势品牌企业将走出国门,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这次经济危机,很可能是由新能源行业作为先导性行业引领整个经济走出低谷,这点最看好中国。

对于进出口问题,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因为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在这轮经济危机中是增强的,而欧美国家的很多产业基础被打破了。技术工人失业,工程师转行或去其他国家,这些负面作用在危机期间没有显现,一旦危机过去,当地需求上来后,他们的产品提供能力没有了,还是要向中国这样的国家进口,刚性需求释放后使得中国产业竞争力更强了。以前中国很多产业是靠压榨竞争,毛利率非常低。相信经济危机后,中国很多子行业的龙头公司将自然而然成为世界型的企业,毛利率和竞争力大幅上升。

展望未来10年,由于全球资源约束及中国经济总量的规模约束,中国GDP平均增速难以达到过去20年的平均增速。但由于世界性产业布局变化、模仿学习带来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人均资本的不断积累、人口素质的提高、城市化进程、产业在东中西部间的梯度转移,中国经济仍有望维持8%的增速。

林少立:中国将是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最大受益者,每次世界性的危机都会催生一个强国的崛起。

中国的铁矿石有60%需要进口,原油超过50%需要进口,在经济危机导致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中国是受益者,为控制更多的世界资源提供了历史机遇和战略扩张机会。

中国的国力在增强,相比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在本轮全球经济衰退中,中国的基本面已有质的飞跃,金融体制改革使得中国的金融系统更稳固。1998年我国银行的坏账率有30%-40%,而2008年只有4.35%;1998年国内企业税前利润率只有3%,2008年达到了7%。截至2008年年底,中国外汇储备是1.9万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29%。为什么美国对中国这么重视?这在10年前是不可能的,过去10年间中国外汇储备增长了10倍,为中国在世界的话语权打下基础。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为下一轮经济腾飞打下很好的基础,契机就是这次经济危机。

刘迅: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里面受创较小,有条件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占便宜。首先是资产负债表没有受破坏,中国企业还赚了不少钱回来,现金流状况不错;其次,国内市场空间很大;最后,从劳动力来看,尚未发现进入市场的劳动力在减少。

这三个条件决定了中国有条件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崛起,但能不能真正崛起,还需要其他条件支持。现在说中国的经济前景已经非常明朗,还为时尚早。

我认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成功概率是比较低的。必须承认,我们有能力管理低成本的制造业公司,如富士康、比亚迪等,但管理IBM这种高成本、产品需要创造力的公司,我们还没有看到成功的案例。此外,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贸易保护主义和投资限制现象在危机中不断抬头。中国企业一定会在海外成功,现在还不能下定论。

我不是特别支持“走出去”,国内仍有很大空间可以做。从我们的投资策略来说,面对这样的环境,很多企业一方面资产负债表已经有了准备,另一方面应该选择有创造力的人来从事管理,利用这次市场洗牌的机会逐渐扩大市场占有率。

邓继军:全球经济危机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中国经济出现的问题比美国要小很多。而且,我国外汇储备和财政状况也是非常好的。最关键的一点,我们的金融体系非常稳固,不像美国或者欧洲出现那么大的问题。

事实上,我们发现越是在出现重大灾难性事件时,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政府执行力更能体现出比其他社会方式的优势,以走出低谷。但在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要率先复苏,现在下结论还过早。中国不太可能独善其身,只能说受到的冲击比较小,因为中国政府有很强的政策推动力和调控力,我们的负债水平在全球比较低,对此我个人比较乐观。

我国企业“走出去”做投资,总体上我个人是比较反对的,因为我们对国外的游戏规则或者对国外的人脉、人文的东西了解还很少。但是由于我国在原油、矿产方面都比较缺乏,我赞成中国应该更多去投资这些资源类的东西。

李振宁:此次全球经济的实质就是寅吃卯粮。美国经济蓬勃发展几十年后,进一步发展已经没有动能了,怎么办?只能靠寅吃卯粮,美国政府、企业和个人欠下的债务相当于美国GDP的3倍。

对于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美国面临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让美元大幅贬值,这样欠中国的2万亿美元就变成1万亿甚至5000亿,但这样,美国在世界GDP中的比重将大幅下降,其国际威望和地位也将急剧下降。还有一种选择是借债还钱,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现在怎么办?说白了还是在寅吃卯粮。900万美国人的房子面临没收,奥巴马说政府替你们担点,银行再少收点利息。事实上那900万人只具有租房能力,不应该买房子,这样继续做下去,还是解决不了问题。未来美国也许会走日本当年泡沫破灭后的路,但不至于马上急剧下跌或者一败涂地,会走一个平缓的、多年无增长的路来消化前面的寅吃卯粮。同时,欧洲在此次危机中的损失不比美国小。

次危机实际上对中国是天赐良机。以前总说能耗高,是因为铁矿石和原油等价格都控制在别人手里,现在所有大宗商品原材料的价格都跌下去了,是中国的巨大机会。

我觉得最有投资价值的地方在中国。很多人说中国股市的市盈率到了20、30倍,超过美国、欧洲。但美国市盈率怎么能低呢?AIG、通用汽车、美洲银行等都是巨亏,市盈率怎么可能总保持20多倍不动呢?研究发现,美国计算市盈率,是扣除掉亏损的,只计算盈利的公司,而且其中有拨备的也不计算。美国股市的市盈率可能是负数,这样比,中国的市盈率不高。

郭达伟:中国的经济相对来说弹性和回旋余地是比较大的。因为老白姓的物质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基础物质需求还比较大,往上寻求发展的欲望和动力都非常的强劲。在商品价格低廉的情况下,中国老百姓的购买力还是很强的。上一轮经济危机中我国企业的很多存货都是靠下乡让农民去消化的,这是中国一个巨大的优势,美国就不具有这样的优势,中国的经济处于快速成长的青年期,上涨的动力很大,我非常看好中国经济。   这次对于A股市场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因为A股市场是相对封闭的,至少资金是封闭的,是多头市场,中国民众投资品种相对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A股市场通常是溢价的,只有在这样的危机背景下,才难得有机会让很多股票估值达到价值区间,甚至到低估的水平。所以,本次危机对于价值投资风格的投资者来说,是很难得的机会,如果一直在形势很好的情况下,很多A股股票是很难用一个合理的估值去买到的,而现在大家恐慌的时候,恰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贪婪”一把。

很多经济学家都预测本轮经济调整在2009年一季度可能已经见底,证券市场已经提前反应,在2008年的11月份的1664点也已经见底。请谈谈本轮经济调整是否已经见底?本轮股市调整是否已经见底?今后这两者构筑的趋势将如何演变,是逐步攀升还是震荡前行?

田荣华:中国经济是否见底的判断很复杂,但是至少2009年会触底。中国经济在2009年步入短期通缩,国家政策刺激、投资拉动和制度保障形成阶段底部,预计下半年会走出阶段性底部,并转换为更加健康的内生性增长。就是说,中国经济的长期潜在增长率趋势性下降,但是增长质量提升,单位能耗、环境污染和社会成本会降低,总体增长成果会提高。

全球经济危机正处于深入的延续过程中,预计将在2010年上半年走出衰退,下半年艰难复苏。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决定放宽按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计价的会计准则,给予金融机构在资产计价方面更大的灵活性。会计准则的改变将从账面上把金融机构的损失缩小一半,金融机构的资本金、杠杆都会改善,信用评级得到提升,业绩会大规模提升,现金流也会得到改善。这将慢慢影响到美国和欧洲的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也会得到复苏。所以,新会计准则的通过意味着整个世界经济危机见底。

我认为中国股市已经见底,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因为市场和经济波动不同步是常态,市场一般会领先经济。巴菲特说听到知更鸟报春的时候,春天已经过去了。所以,投资布局一定要提前,一定要在经济见底之前做。

李振宁: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些见底迹象,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中国虽然没有去杠杆化的问题,但由于所有的企业都有企业金融化的特征,即在原材料上涨时倾向于增加库存,下跌时减少库存,这本身就带有投机性。所以,一旦订单受到外围经济影响,就出现了“去库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已经差不多完成了。

我认为A股市场的合理点位为3000-4000点,3000点以下都是价值恢复性上涨和纠正性行情,资金不断寻找估值洼地,并纠正到位,再寻找其他洼地,行业轮动特征明显。

我认为,去年11月份上证指数1664点就是熊市的底部,从1664点到今年春节前的行情是由熊到牛的过渡,从春节前的收盘点位1990点至今已处于牛市初期,又步入牛市上升轨道,无论从投资者的心态、成交量等各方面看,中国已率先回到长期牛市中。

邓继军:中国经济是否走出底部区域,还需要通过更多宏观数据去观察,现在处于一个筑底过程。中国对外依赖度很强,不可能在危机中一枝独秀,需要消化过剩产能,经历痛苦的产业调整过程在所难免。

A股市场股指现在是上下两难,跌不会太深,涨到一定位置,由于估值过高又要掉头向下。所以2009年的整体格局就是震荡市,不可能再出现单边下跌,个股的机会要比2008年多,择股非常重要。

股票的价格水平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企业盈利状况,另一个是流动性。此时,流动性占上风。根据宏观经济数据进一步考量,当企业盈利水平上升时,市场会走出一个基础更稳固的牛市行情。所以,我们认为2009年投资者的回报会更好。

刘迅:现在A股估值已经处于底部,但还不好说经济已经复苏,企业业绩不会很快上升,经济模式也没有实质改观。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1、2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数据同比下降37.3%,并不乐观。PMI等指标确实在回暖,房屋、汽车的销售量也不错,是一些亮点,但并不能充分证明经济已复苏,发电量数据也不支持经济见底的判断。

在这场危机中,中国的财富并没有被消灭,政府的财政政策是强心针,但光靠强心针经济能不能活过来,还不能下定论。虽然财政有能力继续维持当前的经济增长,但是经济增长质量不会很高。事实上,我认为中国还是有很多值得投资和值得去开放的领域。第一步政府的强心针打下去之后,下一步应该开放投资,因为仅靠国企、央企去做一些大的项目,是有一定的风险的,这么多年的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证明,国企不是最有生命力的企业形式。应该把银行里的钱变成更有效率的资本,投到经济体中去,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才能把财富变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更有力地推动我们的经济增长,这样经济形势会更加乐观,下一轮的消费升级才能到来。我相信这是经济崛起的一个更有希望的途径。

林少立:评判中国经济是否见底的标准不同,看法也不同,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中国的经济会越来越好,金融危机导致中国一些没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消灭,反而对那些有竞争力的企业是很好的时机。如果本次把经济危机比喻成一场病的话,可能欧美国家正处在刮骨疗伤阶段,而中国只是在吃中药调养。

我认为,中国股市的底部肯定领先于经济底部,也先于全球股市的底部。从全球股市历史数据来看,股市曾在一年内跌幅达到50%以上的前10个国家和地区中,有8个在次年的涨幅都在50%以上,香港股市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亦是如此。A股市场去年暴跌73%,今年以暴涨坐收的概率较大。所以,我们对今年A股行情比较乐观,预计至少有30%-50%的涨幅。

:根据历史经验,一般来说要持续两年以上经济增长才会出现通货膨胀,但是我们的通货紧缩也是刚刚出现,经济复苏也不甚明朗,那么下面通缩和通胀会怎样演变?会不会出现滞胀?各位最关心未来哪些数据的出台,用以判断通胀和通缩?

田荣华:通缩、滞胀、通胀具体怎么判断,与经济复苏的程度和进度有关系。从目前看,全球经济仍处于危机过程中,但是我们要在危机过程中看复苏。

我判断,将来是一个结构性的通胀和结构性滞胀并存的局面,为什么这样说?在有些先导性、优势性的行业,首先资源品价格涨了,往下传导至中游制造业,再传到下游的消费,如果能传到下游,这个行业就能从萧条转向通胀。但有些行业就不一定,上游的资源价格涨了,往中游传导,传导到一半,发现下游需求上不去,消化不了,就成为滞胀。所以,在经济复苏期间肯定有些行业首先开始通胀,有些行业滞胀,不断往下打通,不断有新的行业从滞胀走向通胀,经济才可能走向全面的复苏和高增长。

在数据方面,我认为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是很重要的,分行业的工业生产值的统计也非常重要。一些行业本身在不景气的阶段,如果后面复苏,看到同比增长非常显著,那么无论从价格上还是量上,都会出现价量齐飞的局面。这些行业是我们要选择的先导性行业,在中国优势性的行业,也是我们要判断的指标。

邓继军:我也很担心滞胀问题,如果到了下半年外需和消费没有恢复,经济发展速度会降低,海外和中国投放了大量的高能货币,现在美国还未出现乘数效应扩张,很多金融机构还处于惜贷的状态,一旦经济出现复苏,通胀会抬头,这时政府又去回收过剩的流动性,整个经济将在通胀和通缩间徘徊前进。

中国经济经过连续20年的高速增长,又出现了2007年这么大的上升波浪后,应该不太可能在很快时间里就重新恢复过来,有一个比较漫长的震荡行情或者结构性机会。我感觉今年要做好投资,有两点最重要,第一是要敢卖,第二是要敢买,这实际上还是建立在对个股的挖掘和研究上,不是简单的趋势性判断。

刘迅:我一方面赞同经济将在通胀和通缩之间徘徊的前进;另一方面,同意次贷危机的根源是寅吃卯粮的说法。美国的问题是要收缩消费,但政府却在维持消费,这种模式使得股市和期货市场在通胀预期和通缩预期之间交替,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不大。

想要对症下药,首先要看美国的消费,房地产开工这些数据,然后看中国的生产、发电量和中国的出口状况,如果这些数据还能支持,说明这种模式还能维持下去。

林少立:作为国家来讲,温和的通胀,较高的经济增长,是共同的追求,但是金融危机使得经济的冷冻来得太快,使经济处于通缩状态。中国在去年12月份开始,贷款大量增加,美国采取印钞票的策略来应对经济危机,接下来可能会面临通胀问题。我们要做的是防止通胀泡沫过大,把通胀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

可以关注的指标不仅是CPI或PPI,还可以去观察一些上游指标。比如,消费零售总额的情况,发电量的情况,还有企业的开工率、产品的库存等,假如当一个行业的供求发生转变的时候,价格必然上涨,比如钢材,现在大家的库存还没有消化完,开工率只有60%的情况下,通缩还会维持一段时间。在中国来讲,随着政府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到位,物价可能会慢慢上行。

从大方向看,各国货币都在贬值。做股票应该看大趋势,不要特别关注一两个月内通胀指标的增减。

郭达伟:现在很多人担心通缩又回到通胀,实际上,目前我国的货币乘数依然很低,如果没有得到民众信心和金融机构信心的支撑,钱没有很快的流动起来,通胀的到来不会真的那么快。所以,我们要密切关注期货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有没有真正的活跃起来,巴菲特是用总市值/GDP指标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变热,这是值得参考的。

第二部分   新能源行业或是下一轮的领跑引擎

证券市场周刊:每一轮经济危机之后都要有一个新的行业来带动,那么这次金融危机也一定会催生新的引领经济、走出萧条、走向复苏的先导性行业,正如上面田总所讲,很可能是由新能源行业引领整个经济走出低谷。那我们就具体探讨一下未来新能源行业的投资机会。

3月23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和《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2009年补助标准原则上定为20元/Wp,据说这个相当于成本的30%,大家怎样看太阳能行业的投资机会?

田荣华:具体讲,我更看好新能源行业中的太阳能和混合动力机械行业。日益严重的资源压力使新能源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相关行业的投资机会可能贯穿未来许多年,这个是人类生存发展方式革命的中长期投资逻辑。

太阳能作为能源之母,一旦瓶颈被打开,则行业生存发展空间无穷大。我认为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前景将让位于太阳能,因为太阳能涵盖的行业范围非常广阔,行业空间非常深远,以前只是德国、西班牙这两个国家,加上日本、美国加州,对太阳能进行补贴,现在中国也开始进行全面补贴,这是新能源行业特别是太阳能行业历史性变革的标志。

此外,太阳能行业目前都是一个一个小企业,但未来一定将出现像壳牌、美孚石油、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大公司。所以,太阳能行业上下游产业链都值得关注。

林少立:我看好新能源行业,全球各国政府在加大投入支持太阳能的政策,这对产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太阳能市场一直没有开发,本次补贴政策的出台是启动中国太阳能行业的重要标志和根本性的变革。相比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这类暂时性的政策,我更看好持续性的政策。相信针对太阳能行业还将会有持续性的政策出台。

邓继军:对于太阳能行业,政府补贴,加上原材料和组建价格以及镀电成本在下降,贷款成本的下降,使得太阳能发电成本从高不可攀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成可以实现。风力发电是我们重点研究的领域,前景广阔。

新能源动力汽车尽管最近被炒得很高,但很多技术路线并不明确,多是概念炒作并没有说服力。对于此类的投资机会,应该按价值投资的理念,趋势投资去择时,轻仓参与,捕捉交易性机会。

郭达伟:新能源是国家政策扶持的行业板块,是积极的,但并不应对此过于乐观,因为国家给与补贴的行业都不是赚大钱的行业,通过补贴是让这个行业生存下去,没有一个行业是靠政府的补贴来成为一个巨大行业,只有其成本优势和各方面的优势使公司能进入一个高速发展并且盈利状态时,才可以赚大钱。

太阳能作为净洁能源是非常好的行业,但不可能最终占据整个能源中的很大比例。因为太阳能发电后需要储能。新能源行业的多个子行业中,我更看好新能源汽车。我们在巴菲特买入前就去看过比亚迪,当时觉得比较贵,经过这轮炒作后就更贵了。对于新能源行业的投资策略是要看什么时候能实现产业化,何时能真正进入经济生态,我们会选择一个更好的时点来介入。

第三部分   充裕下流动性的投资策略

证券市场周刊:各位对后市的投资策略具体是怎样的,从政策预期,流动性注入的持续性,企业盈利与经济见底的预期以及A股估值水平等方面来评述,青睐的投资板块和主题有哪些?

田荣华:首先,目前从政策面上看是投资中国证券市场的黄金时期,现在是中国自有证券市场以来政策最宽松的一个阶段,中国政府今年的预算赤字可能将达到9500亿元,创历史新高。赤字预算给我们充分的信心,罕见的强劲流动性投放为资本市场带来估值的提升。

2002年我国财政赤字处于次高点,当时处于非典期间,中国经济曾出现了4个月的停滞,经过财政赤字和流动性注入后,2003-2007年中国经济都是稳定的高增长。所以2009年即便进入通缩,也是短期通缩,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年。而且,我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还有很大的空间,流动性释放的空间很大。

从产业政策看,目前房地产市场在放量,如果成交量不能有效放大,相信政府还会继续出台一系列刺激房地产的政策。预计房地产市场会与经济一起复苏,在复苏前,房价可能还会有所下跌,估计跌幅不大。一旦地产和金融复苏,整个经济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此外,几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细则不断落实,对经济和行业的正面影响,其作用会慢慢传导出来,体现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

预计上市公司和行业的盈利提前经济见底,前低后高。我认为,上市公司利润在三季度后同比和环比的增速会非常的显著,为二季度带来很好的投资的前瞻性环境。从市场估值来看,估值水平有望提升,当前PE为17倍多,虽有所提高,但仍处于历史底部区域。

总之,我们认为2009年将摆脱2008年的单边下跌市,进入平衡偏强的市场,自下而上的研究型机会将会比较多。具体看,首先可能出现在优势行业的优秀公司和二线蓝筹公司;其次,还有一种是公司所处行业虽平平,但竞争力突出,业绩仍能逆势增长,这类公司容易被市场忽视,比如伟星股份(002003)、宗申动力(001696)等,经济危机使得实力小的对手都退出了,毛利率虽减少但净利润增加;最后是基本面出现突变的公司。

鉴于2009年平衡市的特征,对应实体行业产业发展变化的逻辑,行业轮动的特征会比较明显,要利用行业轮动获得资本市场的收益。行业性机会可能出现于三部分:首先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其次是受益于政府投资拉动的行业,包括基建、机械、电力设备、通信设备等,这些是外力驱动不是行业内生的,是波段操作的中短期投资;最后是经济复苏和资本市场估值反弹中的先导性行业及高弹性行业,包括资源类、地产类、金融服务类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关注2009年主题性的投资机会,包括并购重组、创新、区域经济机会。其中,并购重组的机会包括央企、地方国资委主导的资产整合及民营企业并购与重组;创新及产业升级包括节能环保、先进制造业、新材料研发与深加工、航天军工、二板风险投资类等;区域经济机会涉及世博会、迪斯尼、亚运会、大运会、城市经济圈建设等。

投资时还要注意避开解禁压力,最好选择“大小非”更愿意增持的资产。

证券市场周刊:田总,能具体说说为什么中国A股市场与全球主要市场的估值相比偏高是理所当然?

田荣华:由于我们处于一个比较封闭的市场,投资机会缺乏但中国企业具有更高的成长性,A股市场与全球主要市场的估值相比偏高是理所当然的。

首先,中国和发达国家比,中国和德国、日本总的GDP差不多,如果把每个经济体当成一个大企业,中国和德国日本的企业并不是一个类型。一方面,德国和日本的土地、资源很少;另一方面,德国和日本的国内市场、人口很少,既没有基本的财富,又没有消费市场,但中国既有广大的国土面积,资源总量比他们大得多,同时作为一个上下游一体化的国家,中国巨大的下游市场是简单加工类的国家无法比拟的,适用资本市场的估值当然不同。再把中国和美国相比,中国的GDP总量只有美国的1/5,人口是美国人口的几倍。中国国家的成长能力和美国处于不同的阶段。中国主流企业的成长阶段和美国也不同,美国很多企业是世界性的,所以世界经济的波动和美国企业的波动是同步的。中国企业是在从全国向全世界扩张的过程中,因此中国资本市场估值高于美国也是正常的。

再看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相比,巴西、俄罗斯是简单粗放的资源出口型国家,2008年世界经济波动的时候,俄罗斯经济负增长20%,巴西经济负增长8%-12%,而中国仍然是正增长。中国和印度比,中国的基础建设、硬件水平和产业配套至少领先印度二三十年,印度的民族特性也与我们不一样。所以,中国企业比印度企业的估值高也是理所应当的。

其余的其他小国经济体和中国更是没法比,所以应该突破视觉上障碍,勇敢投资于中国这个主流市场和主流经济体。

林少立:我认为2009年的牛年胜似牛市,个股精彩纷呈,希望投资者不要被去年的熊市吓坏了,1664点就是这轮行情的底部。投资策略上,如果说2007年是“持股为王”,2008年是“现金为王”,那么2009年是“个股为王”。借用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来阐述对股市的应对策略。2008年属于战略防御阶段,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股市全面下跌,应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和阵地战辅助之。2009-2010年处于战略相持阶段,国内经济见底,股市出现结构性分化机会,应以游击战为主,运动战辅助之。2011年之后是战略反攻期,经济复苏,股市上涨,应以运动战为主要形式,将阵地战提到重要地位。

郭达伟:从后市的政策预期方面,因为从历史上看,中国经济一冷就容易出现过冷,套用一句曾国藩的诗:“养活一团春意时,撑起两根穷骨头。”就是说,在经济下滑的时候,我们的国家和政府希望经济是春意盎然的,尽量使市场保持活跃度。在经济没有出现明显过热和泡沫前,政府管理层总是很精心的呵护市场,所以预计出负面消息的几率非常低。

经济见底的时间难以判断,企业盈利状况还不好说,目前A股的估值水平17倍多,但是存在虚假的问题,因为占市值很大的银行股非常的便宜,使得A股整体PE看上去比较低,实际并不便宜。

我认为银行股的上涨难度较大,一般如果没有大量资金的支持,大盘股向上走的难度是比较大的。2009年不是一轮大的牛市行情,所以蓝筹股很难有突出的表现。2009年在底部区域做一个箱体震荡整理行情,只是箱体的上下幅度空间会比较大一些。但是一些个股表现会超乎意料。

在具体的投资决策中,关键是看一个股票有没有被高估,如果被高估,或已经找到更好的标的、或者企业基本面骤然变差,该卖还是要卖的。

上海金山区工商执照办理指南

杭州颜料回收

北京通州区北苑周边回收羊年茅台酒现在价格

顺义马坡空调维修

欧洲家具椅子进口报关是否需要做熏蒸